第六章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文心阁]https://m.wxgxs.info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“额娘,您是不知道,胤祺这不许我做,那不许我做。我呆在东五所闷死了,秦太医不是说过要多走动才好生产嘛。”锦儿扭股糖似的找宜妃撒娇,偏偏宜妃就吃她这套。
宜妃这辈子就生下三个儿子,除开早夭的十一阿哥,剩下的两儿子都是她命中的天魔星。老五节俭的过分,进兜里的钱财珍宝钩子都钩不出来。老九更磨人,爱财如命,一天到晚想着那些阿堵物,偏偏还跟老八走得近。
“行了行了,都要当额娘的人了,还像个皮猴子似的。真是一点也不让人放心。咱们走吧,去晚了又该挨乌雅氏的眼刀子了。”
锦儿不懂什么是杂剧,什么是戏曲。但在枯燥乏味莲花池里呆了几百年,听戏就是饕餮盛宴。那奢华的布景衣饰,那悠远绵长唱腔、典雅含蓄的词,就像羽毛在锦儿心间拂过,痒痒的,比她亲额娘请的戏班子动听的多。
尤其那首:“润蒙蒙杨柳雨,凄凄院宇侵帘幕润蒙蒙杨柳雨,凄凄院宇侵帘幕;细丝丝梅子雨,妆点江干满楼阁;杏花雨红湿阑干,梨花雨玉容寂寞;荷花雨翠盖翩翻,豆花雨绿叶萧条:都不似你惊魂破梦,助恨添愁,彻夜连宵。”更是让锦儿揪心。果然,怀孕了就是容易多愁善感。
“锦儿丫头,这是唱的啥?”太后娘娘一辈子没学过汉文,根本听不懂在唱些什么,瞧着锦儿听得懂,干脆问她得了。
“皇玛嬷,这折戏叫《三煞》,是整曲《梧桐雨》中最精华的部分,唱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。”她亲额娘就是个戏迷,尤其钟爱白朴的词曲,她跟着听了十几年也懂不少。
“哦。”太后娘娘表示懂了,李隆基和她儿媳妇那些不可说的事么。
听完戏,锦儿搭着碧玺的手,和宜妃说说笑笑回翊坤宫,“《梧桐雨》好听,但本宫更喜欢《贺新郎》。《梧桐雨》太凄凉了些。”
“额娘,苏轼的《贺新郎》么?”
“是啊,本宫待字闺中时家住在盛京,盛京的人爱听戏,本宫的额娘每逢本宫生辰的时候都会请戏班子来家里唱几出。那时候本宫最爱的就是《贺新郎》,可惜本宫进宫了。”
回到翊坤宫,锦儿清清嗓子:“额娘,您听好了。乳燕飞华屋。悄无人、桐阴转午,晚凉新浴。手弄生绡白团扇,扇手一时似玉。渐困倚、孤眠清熟。帘外谁来推绣户,枉教人、梦断瑶台曲。又却是,风敲竹。
石榴半吐红巾蹙。待浮花、浪蕊都尽,伴君幽独。?艳一枝细看取,芳心千重似束。又恐被、秋风惊绿。若待得君来向此,花前对酒不忍触。共粉泪,两簌簌。”
宜妃泪流满面,她十四岁进宫选秀,成为妃嫔的时候就知道《贺新郎》的梦再也不会实现了。没想到二十多年了过去,挺着大肚子的儿媳妇愿意为她再唱一首《贺新郎》。
第六章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